8月3日,央视新闻正式宣布,电影《731》定档于9月18日同步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。一句简洁明了的“9·18见”,没有任何“预映”或“待定”的模糊措辞,让人倍感期待。同一天,猫眼平台的“想看”人数骤然突破380万,以绝对优势遥遥领跑,领先第二名足足十个身位。
一、十年漫长的等待:从7.31到9.18的辛酸历程
2017年,该项目重启,导演赵林山甚至将自己的房产抵押,冒着零下30℃的极端寒冷进行实地拍摄。2024年9月18日,电影发布了首支预告片,同时宣布原定于2025年7月31日进行“预映”,然而最终只遗留下了一张孤零零的海报在风中飘荡。2025年7月29日,影院没有收到拷贝,预售未能开启,这个“想看”榜单的冠军瞬间宣告撤档,网友们的情绪可谓跌到谷底。
二、为何如此艰难?
1. 题材“过敏”:在180万条投诉中,有近60%的IP来自东京,相关文案不断被复制、重演。
展开剩余73%2. 画面“超限”:影片涉及活体解剖、冻伤实验、瓷质细菌弹等 shocking 内容。导演坚决表示:“我们不消费仇恨,只还原历史”,但每一帧画面都可能令观众在深夜辗转反侧,做噩梦。
3. 审核“拉锯”:从龙标申请到技术审核,再到密钥发放,每一步都如同经历重重关卡,这一过程长达整整十年。
三、9·18上映的“天时地利人和”
- 天时:恰逢抗战胜利80周年,刚刚结束的大阅兵为民族情绪提供了极大的提升。
- 地利:央视新闻、猫眼、淘票票三大平台同步发布官宣,院线经理们连夜调整排片。
- 人和:380万人在网上按下“想看”按钮,相关话题在抖音的播放量超过15亿次,声势浩大。
四、导演赵林山致观众的一封信(节选)
“在过去的十年里,我最常被问到的一句话是:这部电影到底能不能上映?今天终于可以自信地回答:可以,9月18日,让我们一同将这段历史铭刻在光影之中。我们并非是为了仇恨,而是为了历史不再重演。”
五、观众如何能参与?
- 展示票根:将票根制成一面墙,传达一个强烈的信息:我们从未遗忘。
- 与家人分享:尤其是带上孩子,让他们从影院中得到超过教科书的120分钟的血与火的教育。
- 片尾致敬:看完后不要急于离开,片尾有3513名受害者的实名名单,给他们三分钟的掌声。
从7.31到9.18,从“预映”到“真实定档”,电影《731》的曲折历程让人想起我们民族曾经走过的路,那是一路艰辛、波折频频,却从未停止的前行。9月18日,电影院见。票已购得,历史即将上映。
发布于:福建省鼎合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